satotea 背後的路

您好,我是紹芸,satotea 靜心茶堂的創辦人,一位靜心泡茶人。

Satotea這個名字源自於日文的「悟り(satori)」,意思是「覺醒」。中文可以翻作「洞見之茶」—能讓人產生感悟的茶。這個名字是我生命經驗的濃縮與祈願:希望這杯茶,能從感官開始,帶人回到自己內心的歸所,重新遇見自己。

 

一個轉折點:從麻木到甦醒

三十歲那年,我離開台灣,前往柏林。那時的我,外在看似擁有一切:穩定的生活、舒適的物質條件、旁人眼中的成功;但內心卻空虛得令人害怕。那是一段無法感覺、失去感動的日子,即便吃著喜歡的東西、與人交談,心中依舊空蕩。

直到有一天,一杯來自台灣的茶湯,出現在我的生命裡。

那一瞬間,茶湯入喉,心被擊中—空蕩乾枯的內在忽然裂開,一股深層的觸動從內湧出,有種久違的清明與醒來。從那天起,我回家買了茶具,開始學泡茶,只為了延續那片刻的觸動。

 

柏林的靜心日常:茶,成了一面鏡子

在柏林的生活裡,雖然身邊有人陪伴、受到照顧,但文化上與語言的隔閡,也因為內心早已明白外在的富足,無法帶來內在真正的滿足。我開始每天喝茶,與自己靜靜地坐在一起。

喝完茶,我會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?」「我真正想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?」

靜心泡茶,成為我與自己相處的日常。

每一杯茶,都像一場回望自己生命的旅程。在那份靜默中,我自然地閉上眼,進入內在的深處與自己再次相遇。那是我與茶的旅程起點,也是一段與生命對話的開端。

 

發現天然茶:一種有生命力的藥

剛開始我喝的是一般市面上所販賣的茶 — 使用農藥與化肥栽種的茶。那時常覺得喉嚨不舒服、胃部緊縮,還以為是自己泡得不好。後來隨著靜心的深入,覺知越來越敏銳,我開始發現:有些茶甚至會讓我頭痛、或讓身體感到不舒服。我以為這是「茶本來就會這樣」。

直到三年後,我喝到第一杯真正的野放茶 — 那個經驗改變了一切。

那份通體清明,像全身的毛孔都甦醒了,甚至感覺到與自然之間的共鳴。我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,原來茶可以這麼「活」。

從那刻開始,我開始走上野放茶與天然茶的探索之路。經過身體與情緒層面的大清理與轉化,我更加確認了自己所感受到的:真正天然的茶,帶有原始自然的力量,就像古代的草藥。不只是滋養身體,更能撫慰心靈,給人深層而平靜的支持。

 

從柏林小茶室,到台東的靜心茶空間

在柏林的最後一年,我將家中的客廳打造成一間簡單的小茶室,開始與朋友分享泡茶與靜心的時光。回到台灣後,我花了八個月的時間騎著機車環島,每次三到四天,尋找一塊想要定居的土地。

最後,選擇了台東。

在山與海之間的留白裡,我過著被自然調頻的生活。我在這裡落腳,並創立了 satotea 靜心茶堂,一個以靜心茶為核心的實體茶空間,分享與延伸這份茶的練習。

satotea:一扇向內的門

當人們有機會離開日常的喧囂,走進一個安靜的空間,讓自然的頻率透過茶進入身體,他們也開始重新能夠與自己坐下 — 回到當下。

我希望提供這樣一個角落 , 一個可以「回到自己」的地方。一個沒有表演、沒有面具的空間,只有人與茶,誠實地相遇。

satotea 靜心茶堂就像一扇向內的門。當人準備好轉向內在、渴望改變與平靜時,那扇門自然會打開。

有時,答案不需要太複雜。可能只是:

坐下來,
泡一壺茶,
看看 ,此刻的您,在哪裡?

 

satotea 現在的方向與提供服務

經過這些年的探索與實踐,satotea 現在的重心包括:

• 靜心工夫茶席體驗
• 茶與靜心結合的小型靜修活動
• 深度工作坊(泡茶法、覺察訓練、靜心工具)
• 野放/天然茶的線上與實體販售(零售與批發)
• 線上與實體的泡茶教學課程

我希望 satotea 所做的,不只是一次性的體驗,而是一套完整的方法,讓人能將「茶與覺察」這門功課,真正帶入生活,在日常中練習、安住、誠實地活著。